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

四季節氣保健歌謠 楊明決編寫

季養肝益膽氣,轉腰仰掌口吐。 二月立春機,雨水發悶拉筋骨。 三月驚蟄宜警覺,春分排毒綠蔬果。 四月清明袪春寒,穀雨杞菊散風熱。
季養心開口,健脾揉腹常吐。 五月立夏志氣小滿梅雨避溼邪。 六月芒種番茄紅,夏至開脾玉米黃。 七月小暑薑茶飲,大暑清熱多瓜豆。
季養肺甩濁氣,輕拍胸窩吐聲。 八月立秋成,處暑日夜溫差大。 九月白露杏仁香,秋分蔘粥防秋燥。 十月寒露護髮膚,霜降寧靜斂神氣。
季養腎翹舌,三焦運通笑聲。 11月立冬陽氣小雪早睡晚起床。 12月大雪防風寒,冬至藥膳黑木耳。 一月小寒泡湯趣,大寒健行強髖胯。
附註
一、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,用來反映季節的更替與氣候變化的週 期,它不僅與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等農事息息相關,同時亦是先民生活起居講究天人合一,順乎自然規律的智慧結晶。
二、現存最早的「六字訣」文獻,見於南北朝時代名醫陶弘景所著《養性延命錄》 一書記載:「凡行氣,以鼻納氣,以口吐氣,微而引之,名曰長息。納氣有一,吐氣有六。納氣一者謂吸也,吐氣六者謂吹、呼、嘻、呵、噓、呬,皆出氣也。」因此,「六字訣吐納法」是一種以調理呼吸、加強吐納鍛鍊為重點的傳統氣功健身方法。
三、傳統中醫特別重視人體氣血與經脈的循行規律,以及順應「四時節氣」的時間效益;因此,逐漸形成了「春天養肝、夏天養心、長夏養脾、秋天養肺、冬天養腎」的養生重點。同時,認為食物的五色與人體五臟相互對應。平日飲食中亦應做好食物顏色的均衡搭配攝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