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

常用穴位初探 楊明決編寫

()、手太陰肺經(經脈循行:由胸走手)
1.中府穴:胸前鎖骨下第1~2肋骨之間。
2雲門穴:胸前鎖骨尾端與肩峰端交會凹窩處。
3.列缺穴:前臂橈側緣,手腕橫紋後四指幅處。
4.太淵穴:拇指橈側緣與手腕橫紋交會處。
5.魚際穴:拇指下方橈側形如魚肚的指丘。
6.少商穴:位於拇指末梢橈側指甲角旁。
 
()、手陽明大腸經(經脈循行:由手走頭)
1.商陽穴:位於食指末梢橈側指甲角旁。
2.合谷穴:腕橫紋往食指、拇指手背方向四指幅處。
3.手三里穴:手肘關節往前四指幅處。
4.迎香穴:鼻翼外緣最寬處的兩邊。
 
()、足陽明胃經(經脈循行:由頭走腳)
1.承泣穴:瞳孔直下,當眶下緣與眼球之間。
2.四白穴:瞳孔直下,當眶下孔凹陷中。
3.足三里穴:膝蓋下方外側四指幅處。
4.天樞穴:肚臍旁2寸,約三指幅處。
5.厲兌穴:位於足第2趾末梢外側趾甲角旁。
 
()、足太陰脾經(經脈循行:由腳走胸)
1.隱白穴:位於足大趾末梢內側趾甲角旁。
2.三陰交穴:內腳踝尖往上四指幅處。
3.血海穴:位於大腿內側,膝蓋上2寸。
4.大包穴:位於腋窩下6寸,腋中線上。
 
()、手少陰心經(經脈循行:由胸走手)
1.極泉穴:位於腋窩正中,腋動脈搏動處。
2.少海穴:位於肘橫紋內側。
3.神門穴:前臂尺側緣,手腕橫紋小窩處。
4.少衝穴:位於小指末梢橈側指甲角旁。
 
()、手太陽小腸經(經脈循行:由手走頭)
1.少澤穴:位於小指末梢尺側指甲角旁。
2.前谷穴:小指根部關節橫紋尺側端。
3.後谿穴:位於兩手感情線尺側端。
4.陽谷穴:腕背橫紋尺側端,尺骨莖突前凹陷中。
5.養老穴:以掌向胸,當尺骨莖突橈側緣凹陷中。
 
()、足太陽膀胱經(經脈循行:由頭走腳)
1.睛明穴:位於內眼角旁。
2攢竹穴:位於眉頭凹陷處。
3.天柱穴:後髮際,頸後大筋外兩側凹陷處。
4.腎俞穴:腰椎,距離背部中線約四指幅處。
5.委中穴:位於膝膕窩橫紋中央。
6.至陰穴:位於足小(5)趾末梢外側趾甲角旁。
 
()、足少陰腎經(經脈循行:由腳走胸)
1.湧泉穴:腳掌心。
2.照海穴:內踝尖下方凹陷處。
3.太谿穴: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。
4.築賓穴:位於內腳踝尖往上約六指幅處。
 
()、手厥陰心包經(經脈循行:由胸走手)
1.內關穴:腕橫紋往手肘方向四指幅處的中央。
2大陵穴:手腕橫紋中心點。
3.勞宮穴:位於手掌心。
4.中衝穴:位於中指末梢尖端的中央。
 
()、手少陽三焦經(經脈循行:由手走頭)
1.關衝穴:位於無名指末梢尺側指甲角旁。
2.陽池穴:腕背橫紋中心點。
3.外關穴:腕背橫紋往手臂方向四指幅處中央。
4.翳風穴:耳垂後方凹陷處。
5.絲竹空穴:位於眉尾凹陷處。
 
(十一)、足少陽膽經(經脈循行:由頭走腳)
1.瞳子膠穴:位於外眼角旁。
2.風池穴:位於後頸部,沿著耳垂後方之凹陷處,當枕骨下左右兩側。
3.環跳穴:位於臀部外側,腰部側邊下四指幅處。
4.風市穴:大腿外側,當直立垂手時,中指尖所指處。
5.足厥陰穴:足第4趾末梢外側趾甲角旁。
 
(十二)、足厥陰肝經(經脈循行:由腳走胸)
1.大敦穴:足大趾末梢外側趾甲角旁。
2.行間穴:位於足背,足大趾、足2趾間的趾縫端靠足大趾處。
3.太衝穴:位於足背,足大趾、足2趾間的趾縫處往上約一橫指。
4.章門穴︰位於腹部兩側,與肚臍平。當双手插腰大拇指內扣之處。
5.期門穴:乳頭正下方,肋骨與肚腹交界處。
 
(十三)、任脈→(經脈循行:起於中極穴之下會陰部,往上行前胸,循面部進入目內。)
1.關元穴:肚臍下三寸約四指幅處。
2氣海穴:是補氣的要穴,肚臍下約二指幅處。
3.神闕穴:肚臍正中,氣功也稱為丹田。
4.膻中穴:兩乳頭連線之中心。
5.人中穴:鼻唇溝之中點,亦稱水溝穴。
 
(十四)、督脈→(經脈循行:起於會陰部,走背部至上顎。)
1.命門穴:位於第二腰椎處,肚臍正後方。
2.大椎穴:位於頸項,髮際下四指幅處。
3.百會穴:位於頭頂正中心。
4.印堂穴:位於兩眉間,前額髮際下四指幅處。
 
(十五)、經外奇穴→1.太陽穴: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1寸處的凹陷中。
待續

沒有留言: